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首页 新闻中心 集团动态
集团动态

全国三八红旗手王淼:那份诚挚热爱浇灌出绿色希望

2025-03-17

她们是新时代的奋斗者,脚踏实地、勇往直前;她们是新时代的行动派,迎难而上、挺膺担当;她们是新时代的实干家,奋勇争先、持之以恒……她们,以实际行动奏响铺满“玫瑰芬芳”的巾帼乐章。自本期起,集团公众号开设《看见“她”力量》栏目,讲述获得全国和北京市“三八”荣誉的先进集体及个人立足平凡岗位、书写不凡的故事,希望集团全体干部职工向榜样学习,干字当头、奋发有为,为助力新时代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助力集团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全国三八红旗手王淼

现任北京建工资源公司董事、总经理,北京市青联委员,北京市知联会理事。她带领团队自主研发的多项核心设备、工艺路线,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行业发展,形成“收运-处置-再生产品”的有效闭环,创新技术成果获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个人曾获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

 

 

魄力 · 向新而行

 

 

“当时‘资源化利用’还是个新名词,商业模式、应用技术不成熟,全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只有5%。”回想起十多年前的情景,王淼记忆犹新。彼时,北京建工瞄准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下定决心大力培育节能环保产业,组建课题研究小组,王淼正是课题负责人。她与团队共同对国内外技术、装备、政策开展可行性研究,坚持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相互融合,不断求索、不断前进。2014年5月11日,北京建工资源公司应运而生。

 

公司成立伊始,为更好地探索出建筑垃圾资源化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王淼和创业团队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了解我国建筑垃圾成分和产品应用场景的基础上,下足功夫对设备生产厂家开展全面考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储备。

 

▲在北京环球主题公园项目现场为美方业主讲解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工艺

 

2016年,全球规模最大的环球主题公园——北京环球主题公园投入建设。4平方公里的场地遗留大量建筑和生活垃圾,土壤结构松散,地基承载力不足……业主提出不要“搬垃圾山”的要求,王淼意识到机会来了。

 

通过多年的研究和积累,王淼提出了“原位处置”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她带领技术团队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理念,结合北京环球主题公园项目实际情况,运用自主研发的原位模块化处置技术,在现场建起中国第一例模块化、全封闭杂填土及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生产线。经过一年多的资源化处置,让建筑垃圾变废为宝,270万立方米杂填土就地再利用,再生骨料和还原土直接用于场地回填,且再生产品回填的承载力优于天然素土,既完全满足了北京环球主题公园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又实现了可观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全国首例杂填土及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项目——北京环球主题公园项目

 

从课题研究到公司成立,从引进国外技术到打造本土方案,从“零案例”到“全国首例”,王淼的个人成长与企业的发展壮大,就如同树叶与树根,相互哺育、共同繁茂。“让有限资源无限循环,打造最具价值的城市资源循环利用综合服务商。”王淼的行动,处处彰显着“向新而行”的魄力。

 

 

动力 · 向质发力

 

 

随着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北京 “疏整促”专项行动的深入推进,建筑垃圾的分类处置和资源化综合利用难题日益凸显。针对集中、大量产生的成分复杂的拆除类建筑废弃物,王淼带领团队用日复一日的坚持,克服了重重困难,自主研发出建筑垃圾原位资源化处置工艺,可就近选址、灵活布置,大幅缩短运输半径,实现快速处置、回归应用。2017年3月,资源公司为拆迁棚改现场建筑垃圾“量身定制”的原位处置模式被北京市领导给予充分肯定;所产再生产品原址回归应用于温榆河公园建设,真正解决了建筑垃圾回归应用难题,成为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

 

▲全国首例棚改现场拆除垃圾原位处置项目——孙河棚改项目

 

有了“零”的突破,王淼就更坚定了走下去、走出去的信心。她带领团队坚持“技术第一、市场第一”,把在京内多点开花的资源化处置项目,逐步落地到江苏、上海、浙江、四川等京外区域,累计处置建筑、装修垃圾超4000万吨,累计取得授权专利142项,多项技术经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资源公司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主参编国标、行标、地标等34项,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北京高精尖企业百强”“北京专精特新企业百强”,获批省部级企业技术中心,逐渐成为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再生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是解决建筑垃圾资源循环利用‘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为此,资源公司先后推出九类20余种再生产品,已在1000余个工程项目中得到应用,其中,自主研发的再生流态回填材料、高附加值再生墙面装饰砖等产品,在新工体、比利时大使馆、中关村论坛永久会址等重点标志性工程中应用,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助力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声誉。

 

▲突破性地将BIM技术应用于装修垃圾综合处置工艺设计与施工管理中

 

国家有需要,企业有担当。百姓有所呼,企业有所应。据不完全统计,在北京,仅居民二手房产生的装修垃圾量每年约500万吨,此外,还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装修以及商业装修等产生的装修垃圾。装修垃圾来源分散、成分复杂、处置难度大,一直是固废处置中难啃的“硬骨头”。为破解超大城市发展难题、守护碧水蓝天,王淼与团队坚持首善标准,在已经运营的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上进行技术改造,研发了有限空间内、立体式、紧凑化装修垃圾综合处置工艺,突破性地将BIM技术应用于工艺设计与施工管理中,打造装修垃圾资源化处置固定终端。同时,为解决装修垃圾来源的问题、探索合理付费模式,打造了装修垃圾收运处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资金流向有效约束装修垃圾流向,成为“互联网+固废”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定力 · 向绿而兴

 

 

2018年,资源公司被市国资委列为北京市首批十家员工持股试点企业之一。在王淼牵头下,员工持股方案确定,混改和员工持股工作稳步推进,核心骨干员工持股比例超过80%,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3年,资源公司完成增资引战

 

通过多元化的资本市场融资机制,可以较快地补充现金流,为企业发展“插上翅膀”。在明确了对接资本市场的方案后,王淼带领团队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与业内优质券商、会计师、律师团队携手,对公司开展全面“体检”,逐项进行整改,严格按照节点推进相关工作。2023年7月28日,资源公司完成增资引战,实现国有资本增值343%。此后,仅用5个月时间完成股份制改制,同年12月成立股份公司。经过多年的努力,资源公司在去年完成了新三板挂牌,这既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王淼表示:“深入实施国企深化改革,我们肩负责任和使命,上市以资本为纽带,不仅赋能公司升级,也必将在国家循环经济与生态治理的共振中,书写出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到全面优化考核与激励机制,再到搭建ERP系统实现业财融合……点点滴滴的累积,让企业拥有了更强的“内核”,充满“活力”、日益“强健”。“未来的北京建工资源公司,将会是管控高效合规、收入利润真实可靠、资本运作能力强大的‘好公司’,持续为股东创造回报、为员工谋取幸福,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王淼如是说。

 

▲全国首例建筑垃圾领域多元化协同处置项目——上海华漕项目

 

无畏山海遥远,热爱的火焰是心中的光,照亮前路。十年走来,王淼见证了资源公司从7个人的创业团队,发展到现在拥有300名员工的行业领军企业,见证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行业的从无到有,从逐步建立体系、标准到形成商业模式并走向成熟,将生态理念和花园城市建设融入服务国家战略和新时代首都发展大局。

 

  巾帼展风采,奋斗绽芳华!

 

 

本文图片及文字版权归北京建工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内容策划:北京建工党委宣传部

最新消息

我们不仅仅是建筑工程承包商,我们更致力于成为城市建设综合服务提供商。

建楼育人是我们的企业宗旨,我们努力为员工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